蒙城兴华医院 24小时服务咨询热线
订阅号
服务号
小程序商城
客服微信号

医院动态

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兴华动态 > 医院动态

颈椎病引起的头晕,要注意了!可以试试这些方法!

发布时间:2020-01-17 来源:本站 浏览:2170次
【字体大小:

    颈椎病一般是老年人的常见病,但是,现在好多白领,年轻人也会患有颈椎病,天天离不开电脑、手机。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,头晕是其中一种,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。那么颈椎病头晕怎么办呢?颈椎病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?下面来了解一下!

晕晕乎乎,怎么办?

     1、按摩疗法

  目前在于通过按摩分解颈椎小关节相互间的粘连,纠正颈椎关节的错缝,加宽原本狭窄的椎间隙,使颈椎恢复正常,从而能够有效缓解由于颈椎病变对神经根、血管及周围软组织的压迫和刺激,使颈椎病症状得到消除。

     2、推拿疗法

  从中医角度讲,颈椎病的发生和颈椎长时间的劳累,导致气血失和、外感风寒、阻滞经络。推拿治疗可以疏筋通络、调和气血、驱风散寒,从而起到作用。

     3、温暖颈椎

  每天早晨给自己准备一杯茶,做法是红糖一汤匙、生姜7片,用沸水冲开,10分钟即成,建议每天喝一次。

    4、做5分钟的颈椎操

  端坐在椅子上,分别做低头、抬头、左转头、右转头、前伸头、后缩头、让头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环绕的动作,注意要轻缓。

    5、选择健康的枕头

  中间低、两端高的元宝形保健枕头对颈椎有很好的支撑作用,能让颈椎得到较好的休息。同时,枕头的宽度应达到肩部。对于颈椎不好的人来说,木板床、棕棕绷床是首选。

  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方法

     1、运动疗法

  各项颈椎病症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,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。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,不宜增加运动刺激。有较明显或进行时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,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。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,幅度要适当控制。

     2、牵引治疗

     “牵引”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,但近年来发现,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“牵引”之后,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“牵引”的患者,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,反而加重。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,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,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,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。

     3、手法按摩推拿疗法

  推拿按摩能缓解颈肩肌群紧张及痉挛,恢复颈椎活动,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,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中立按摩和复位,否则极易加重症状,甚至可导致截瘫,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,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。

     4、理疗

 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,理疗可以起到多种作用。一般认为,急性期可行离子透入、超声波、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;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、碘离子透入,感应电或其他热疗。

     5、湿热敷

 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,缓解肌肉痉挛,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,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。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,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。

     6、药物疗法

  吃药、打针、贴膏药都属于药物疗法,药物疗法主要有消炎消肿、止痛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药物疗法并非治本之法,只能缓解症状,暂时减轻病人的痛苦,在病早期或急性期,效果比较明显。但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,不宜长期服用。只能起到辅助作用。 

 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疗法 

     1、摇头晃脑

  长期伏案工作,颈部一直处于前倾位,容易导致颈部肌肉疲劳,罹患颈椎病。工作间隙做些转颈、前俯、后仰的头部运动,或用空拳轻轻叩击头部,不仅能解除颈部肌肉的疲劳,还能改善大脑的血氧供应,健脑提神,治疗由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等。

    2、捶背

  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肤、皮下组织和穴位,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,增强内分泌和经络系统的功能,增强抗病能力。背部皮下组织还潜伏者许多具有免疫功能的组织细胞,他们很少活动,只有在捶打敲击时,才被赶入血循环,发挥其免疫功能。捶背方法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。拍法即用虚掌拍打,击法则用虚拳击打。每分钟60-100次,每次10-15分钟。

    3、伸腰哈欠

  一天坐下来,腰酸胳膊疼。这是因为经常处于一种姿势,处于收缩状态的肌肉群就会出现疲劳,而处于舒张状态的肌肉群则导致血液瘀滞,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废物不能及时排除,导致肌肉疲劳。

  此时伸个懒腰,打嗝哈欠,顿感精神许多。这是因为打哈欠时通过深呼吸运动,排出肺内多余的残气,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,可有效改善大脑的血氧浓度,解除疲乏,伸个懒腰则引起部分肌肉的较强收缩,在持续几秒钟的伸腰动作中,很多淤积在肌肉中的血液被逼入心脏,大大增加了血循环的容量。所以,在工作间隙不妨多做些伸腰动作,多做些深呼吸。

  希望以上的小方法,能帮助大家远离颈椎病,健康过大年。

 

手机扫一扫继续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