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防寒保暖,千万别走进这些误区!
俗话说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......”最近的天气也愈发的冷了,很多人把自己裹成了“粽子”,觉得这样才能健康过冬,但专家指出有时候穿的多反而不太好,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?我们还有哪些过冬误区呢?一起来看看吧!
衣服穿得越多越好?
衣服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厚度有关。衣服穿得越多,空气层越厚,保暖性就会也增强。
但是如果这个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mm,衣服内的空气对流会明显加大,保暖性反而下降。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,只起到隔离的作用。
它缓冲了外面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,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。
从生理学角度看,穿衣过多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,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,冬天穿衣只要达到适宜的厚度即可。
从另一角度来说,衣服穿得过多、过厚重就会使血管扩张,反而增加了散热,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,所以也就更怕冷了。
戴口罩可以抵挡住寒气?
事实上,口罩的保暖效果不仅不好,还可能使人体免疫力降低。
这是因为,人的鼻黏膜内有着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络,血液循环非常活跃,对吸入的冷空气有天然加温作用,而且人的鼻腔管道十分曲折,大大增加了鼻粘膜的面积,使得加温作用进一步增强。
由于加温作用,人体吸入的冷空气经过鼻腔管道进入肺部时,已经接近于人的体温。
然而,如果戴上口罩,从体内呼出的空气会在口罩上遇冷变成水,一方面,会让脸觉得更冷,另一方面潮湿而相对不卫生的环境也不利于口鼻部位的健康。
如果整天带着口罩,人体会对口罩产生依赖,鼻腔及整个呼吸道得不到锻炼,免疫力会慢慢下降,稍受风寒就易感冒。
用热水洗脸更温暖一些?
女性一般比较怕冷,习惯于冬季用热水洗脸,但热胀冷缩的原理你肯定学过,人体的皮肤也遵循着这个原理。
冬天,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,汗腺和毛细血管都呈收缩状态,当遇上热水时会迅速扩张,但热量散发后,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。
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,容易使人感觉面部皮肤紧绷干燥,还会使皮肤容易产生你最怕看到的皱纹。
因此,正确的方法是最好能用冷热水交替洗脸,这可以逐渐加快皮肤的血液循环,还能起到如同按摩的作用。
关紧门窗感冒少?
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门窗紧闭,以为这样屋内温度高,人不容易感冒,其实不然。
据研究表明,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,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。
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是非常多的,二氧化碳和灰尘也非常多。在这样的空气中,我们容易出现感冒、咳嗽的现象,所以这时候应该多开窗通气,让空气保持清新。
如果您有上述的行为,赶快停止吧!这个冬天的健康从避开误区开始!